軍情解析
  有了大運再來中運吧
  四發渦槳“新中運”神秘現身
  在過去數屆珠海航展上,總是會出現全新機型的模型,引來各種猜測與期待,本屆也不例外。
  在中航工業集團展區,出現了一架灰色塗裝的四發渦槳運輸機模型,機身上赫然寫著“新中運(新型中型運輸機)”三字。很快,這款機型便在國內的報道中被冠以“運-30”的編號。
  據美國《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》網站近日報道,新中運項目由中航工業所屬陝西飛機工業有限公司開發。該網站稱,中航工業官員表示,該項目處於概念設計階段,大約兩年內進行全面研製。如一切順利,將於2020年首飛。未來可能取運-8以改型運-9,被廣泛運用在中短程戰術運輸上。
  中航在現場發放的航展手冊中顯示,新中運巡航速度大於600公里/時,滿載航程大於3000公里,最大航時超過12個小時,起飛滑跑距離不到1200米、著陸滑跑距離小於1100米,最大載重大於20噸,空運人員大於110人。
  美媒推測,運-30總重約80噸,與美國C-130“大力神”運輸機幾乎相同,但載荷應該可以達到30噸或更多,大於C-130的19.6噸。由於採取了全新的設計,新中運應該擁比運-8/9和C-130更寬大的貨艙。而其渦槳發動機很可能採用了在研中的WJ-16發動機,預計功率為3782千瓦。
  “渦槳比渦扇省油,起降性能好,因此四發渦槳是各大國中運的典型動力配置,新一代中運如美國的C-130J、烏克蘭的安-70、歐洲的A400M,都不是太成功。”軍事科普作家張明分析道,美國是在陳舊的C-130原有底子上改,先天缺陷無法剋服,俄羅斯是國家解體後安-70無以為繼;歐洲人痴迷於堆砌新技術,結果造出來比大運還貴。
  目前,全球有許多國家使用的安-12和C-130,急需中運更新換代,“便宜量又足”的運-30在國際市場上頗具競爭力。
  本報記者 屠晨昕
  (原標題:有了大運再來中運吧四發渦槳“新中運”神秘現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ytc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